王 凤 英,女,于1965年7月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六年制,分配至肿瘤医院参加工作.三十多年来,一直从事临床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工作. 1988年6月晋升为肿瘤放射治疗学副教授 1994年11月晋升为肿瘤放射治疗学教授 1996年9月调入中山医院担任放疗科主任 三十多年来从事各种恶性肿瘤如食道癌,肺癌,鼻咽癌,乳腺癌,直肠癌,肝癌,胰腺癌,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及疑难杂症的处理,尤其擅长于恶性淋巴瘤的放射治疗与研究.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,并参加汤钊猷主编的现代肿瘤学章节的编写.多次参加国际肿瘤会议及国内肿瘤会议并宣读论文.主要文献题录:1.不规则大面积放射治疗何杰金氏病114例分析.肿瘤防治研究.1985,12(1):172.放射治疗对心肌收缩力改变的初步观察.肿瘤.1988,8(1):303.不规则大面积放射治疗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.67例分析.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.1988,(2):8 此文获得上海市抗癌协会,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肿瘤学会1988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4.食道癌的钴-60旋转治疗与固定野治疗比较:附63例分析. 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.1990,4(4):2565.纵隔何杰金氏病的放射治疗. 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.1991,5(1):66.一例经典卡波西肉瘤的放射治疗. 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.1992,1(1):457.晚期何杰金氏病的综合治疗93例. 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.1993,2(1):198.食道癌的钴-60旋转治疗与固定野放疗远期疗效的比较:附71例.肿瘤.1994,14(1):269.55例何杰金氏病复发病例的综合治疗.中国癌症杂志.1995,5(2):107 10.I-II期何杰金氏病放射治疗长期生存的分析. 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.1997,6(3):17411.I-II期及IIIA1期霍奇金病盆腔选择性放射治疗对盆腔复发及治疗并发症的影响.上海医学.1998,21(10):60212.I.II期霍奇金病盆腔选择性放疗后复发及后遗症的危险性及其对策.齐鲁肿瘤杂志.1998,5(4):29413.I期和II期霍奇金病盆腔选择性放射治疗的并发症. 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.1999,8(4):20014.平消胶囊治疗恶性肿瘤疗效及其对放疗增敏的初步研究.陕西肿瘤医学.2000,8(2):81以第二作者及第三作者发表论文共5篇.参加汤钊猷主编的现代肿瘤学章节的编写. 参加吴肇汉主编的高级外科学讲义章节的编写.专家门诊时间: 每周四上午 |